2023年9月20日,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同期活动“地理标志立法模式的解构与建构”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圆满召开,同时举办了《地理标志法的重构》新书首发的揭牌仪式。此次研讨会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承办,广东商标协会、广东省风土地理标志产业研究院作为协办单位,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作为支持单位。华进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李静副教授作为《地理标志法的重构》的译者出席本次活动。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刘超先生亲临现场并致辞,对《地理标志法的重构》一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刘超董事长强调地理标志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工作。为此,知识产权出版社围绕地理标志积极策划了一系列选题,并出版了一系列地理标志图书以满足各界的需求。李静、段晓梅、赖晓敏等译者专家翻译牛津大学德夫•甘杰教授的著作《地理标志法的重构》,对地理标志在各个时期的名称演变进行分析,比较各国法律,对未来全球地理标志立法发展的理论基础、规律和趋势进行了有益探讨和深入研究,是一本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专著。该书被列入知识产权出版社《知识产权经典译丛》(第6辑),并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刘超董事长还向各位译者表示祝贺,感谢译者用敏锐的专业眼光发掘出有份量的出版题材并付诸实施,为地理标志制度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地理标志法的重构》原著作者牛津大学法学院德夫•甘杰(Dev Gangjee)教授专程录制视频,祝贺新书出版。德夫•甘杰教授表示十分开心能够授权暨南大学李静副教授的团队翻译,感谢三位译者的翻译,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成功将译著纳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感谢责任编辑黄清明先生、张利萍女士,同时感谢国际地理标志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学员参与通读与校译工作。德夫•甘杰教授还对国际地理标志立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地理标志的发展与模式探索予以肯定,并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
《地理标志法的重构》译者也发表了翻译感言。李静副教授向在场的嘉宾和观众分享了翻译著作的意义、必要性和获得授权翻译著作的初衷,也回顾了三位译者共同审稿、分章翻译、互译、校译、与编辑互动的全过程,指出本书在中国翻译出版,为中国地理标志的学术界和实务界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必将成为研究国际地理标志立法发展历史和立法趋势的重要著作。
译者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评审八处段晓梅处长生动而深刻地使用“痛苦”“叹服”“折服”高度概括了翻译的心路历程。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译者们深切体会到知识产权的目标和价值,那就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期望藉由译者的翻译,将这样的人类智力劳动成果分享给中国的读者,促进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
接下来举行了《地理标志法的重构》新书发布仪式的揭牌仪式,由刘超董事长、李静副教授、段晓梅处长共同为新书揭牌!
首发仪式之后,国家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顾昕首席研究员、山东大学王笑冰教授、海南大学宋昕哲副教授分别就地理标志的立法模式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本次研讨会上,还有来自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国际地理标志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学员也参加学习,并与培养计划学术导师进行学术交流。

本次研讨会为深化学界对地理标志立法模式的理解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为未来的立法改革指明了方向。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期待通过科学立法,更好地保护地理标志权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地理标志价值最大化。华进律师将继续围绕中心大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